巴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张那些与信阳有关的自然现象,你都知 [复制链接]

1#
一张晨昏蒙影

小的时候,总会抬头仰望星空。记得有一年在山里住,两两少年,青涩的情感,大片萤火虫在瓜田上方盘旋,与夜空交织成一片,很美。

很多年以后,去参观一个萤火虫展览,幽暗的室内,人们透过玻璃橱窗只能勉强辨认几星亮光。那时,会反思生活,觉得我们其实活在自己的假寐中,很可怜。

狮子座流星雨是迄今为止见过最壮美的天文现象。一家人披着薄薄的被子在小院里守到凌晨时分。数十颗流星划亮天幕的壮美,至今再未得见。中秋节的月全食、长江日全食、日偏食、环食、双虹齐现、巨型红月,雷暴…这些真实的经历都是自然的馈赠。

去年听一个朋友说,她为了看一次流星雨,竟然深夜在堆满废弃物的楼道里攀上爬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天台。虽然只看到依稀几颗流星,但她很满足。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要比过去好上许多,但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似乎都少了那种探究自然好奇的强烈冲动。大人们会花几千元给孩子买一台IPAD,却不会花几百元给他们买一副望远镜。很多人都会念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对自然却愈加疏远。

你知道*昏从何时开始吗?你知道暮曙光的色彩层次吗?你知道气溶胶是霾的别称吗?你知道每一朵花开的季节和特征吗?当你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你有带着他(她)去感受自然吗?你有成为他(她)心中知识渊博,品性儒雅的偶像吗?

就像我们遇见一个生字,把它记下来,回家翻阅字典。遇见一株花木,把它拍下来,回家查阅资料。生命在自然界中繁衍生息,有很多共通的奥义,就像今天我们读到的童话故事,小王子愿意花53分钟的时间去到清冽泉边。在他看来,人们努力寻求借口要节省的时间,却变得盲目虚空。

今晚,土星伴月。一个“伴”字,好美。夜色降临后,人们可看到闪亮的土星和火红的心宿二,分别居于月亮一南一东。约21点,三星将在天幕中排成一条直线。24点,土星距月亮最近。更美妙的是,6号4点左右,三星将排成直角三角。

土星有月亮相伴,你又会和谁一起仰望星空?

一张一张照片,讲述一件事,一个场景,一份感慨,一株植物,一条街道。他们都是信阳的,他们就在这个城市市民的眼前。5月5日日,信阳羊山外国语小学,大雾弥漫图:宅小岑5月5日,信阳师范学院。情人坡的草又回来了图:陆敏5月5日,信阳羊山新区。山坡上生长的车前草《书斋闲话》里有一篇文字叫《大叶子》,日本称之为大叶子的植物其实就是车前草。我极熟悉这种草药,小时爱拿个小刀去挖,它是贴地生长的,若用手拔,就会把叶茎拔断。这样根是拔不起来的。那时采草药,有时是为了好玩,有时就会拿回家给母亲熬水喝。——《闲花帖》《拔节方程》天空打着褶皱这不妨碍星辰在我脚下播种趋光的蚂蚁乌鸦的后代在夜里辗转食物钟爱良知本能麻雀优雅捕食风会压低随着日子倒计时讨价还价这是不需变化的方程冰冷的硬币或者一万个冬天是等号活在世界的凹面里跟蝙蝠我们攀比力量,孰重?生是经度死亡是纬度存在的日子就在某角落召唤——Shreo图:冯超5月5日,羊山新区招商大厦,一蒂双生金银花金银花古时也叫鸳鸯草,古书《益部方物略记》曾有介绍:“鸳鸯草春叶晚生,其稚花在叶中两两相向,如飞鸟对翼。”薛涛有《鸳鸯草》的诗:“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金银花香是迷人的也是忧郁的。它还有个名字,叫忍冬。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忍冬的香气一直纠缠、弥漫在书页里。在昆丁的记忆中,忍冬气味随时会跑出来:”在南方阴雨的*昏时节,什么东西都混杂着忍冬的香味。”——《闲花帖》图:冯超*昏,信阳。暮曙光*昏这两个字,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用到,但很少有人能说出它的真实含义。若翻开一本气象学词典,就会发现*昏所对应的时间并非太阳西垂时分,而是专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至高度角位于地平线下6°的这段时间。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的*昏时分,太阳已经不在地平线之上。这时天空依然明亮,人们还可以清晰看到周围事物,不必开灯。同理,气象学中的黎明时分则可以理解为太阳从地平线下6°升至地平线这段时间。在大气科学中,描述日出或者罗日后的绚烂天色,还有个专有名词,那就是“暮曙光”,也叫做“晨昏蒙影”。其形成原因,简单说便是阳光从地平线之下散射出来,照亮了低层大气。对于普通人而言,暮曙光意味着可以在早上和晚上时迟些开灯照明从而节省一笔微量电费;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暮曙光意味着很多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对于气象研究者而言,暮曙光则意味着一种对高层大气的气溶胶进行间接观测的方式。最后这句话中得关键词可能有些陌生。我们试着说得轻松点:“高层大气”,说的是平流层,也就是飞机飞行的那个高度;至于“气溶胶”,目前最火爆的热点词汇——“霾”就是一种气溶胶。——摘自《中国国家地理》年4月刊撰文:张超、李汀等图:冯超我们的”一张“参与方式每晚八点前,将今日拍摄的照片附上文字发送到”今信阳“公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