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诗经中的植物采采芣苢车前草
TUhjnbcbe - 2020/12/23 13:00:00

《诗经-周南》中有这样一首芣苢(fóuyǐ):

采采芣苢,薄言(努力)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拾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五指抓)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用衣服兜)之。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也是用衣服兜)之。

这首诗里的“芣苢”,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芣苢就是“车前草”。下面,苍耳老师便来介绍一下它的形态特点。

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株高20~60厘米,它的椭圆形叶子全都趴在地面上,叶片大小约如一个女人手,叶子基部通常会发出5条明显的主脉。虽然它的叶子趴着,但是却有挺立的穗状花序,花序内有许多小白花。

花期6-9月,果期10月。到了果期,花穗就变成果穗,很小的蒴果(干果的一种,英文是capsule-胶囊,它像一只胶囊一样包藏多粒种子,“胶囊”成熟后一般会自然开裂)里有几粒黑色的种子,这种子就是“车前子”。

为什么车前草得名“车前”、“芣苢”(也叫芣苡)呢?

其实,它的名字还真不少。

《尔雅-释草》说:“芣苢(就是)马舄(xì),马舄(就是)车前。”

郭璞注芣苢说:“大叶长穗,江东呼为虾蟆衣。”

陆玑《诗疏》云︰“此草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xì)、牛遗之名。舄,足履也。蛤蟆喜藏伏于下,故江东称为蛤蟆衣。幽州人谓之牛舌草,可鬻(yù,培育)作茹(蔬菜)。”

~这些就是说,车前草就是芣苢、马舄、牛遗、车前(其实还叫车轮草)、当道、蛤蟆衣、牛舌草,蛤蟆衣和牛舌草-陆玑先生解释过来由了-因为它的形态和蛤蟆的习性,可是前面几个诨名该当如何解释呢?

这么些个“芣苢、马舄、牛遗、车前、当道、车轮草”-都是因为它的叶子是趴在地上生长的啊。

趴在地上生长又有什么了不起?

-抗倒伏、耐压、耐踩踏。

设想一下,如果是一株挺立的草本,马儿、肥牛一脚踩过去,车轮子一下轧过去,它是不是就脆生生地给撂倒了,那还怎么活啊?反观车前草,由于它矮,它就没有这个顾虑了,牛马随便踩,车轮随便轧,我自可苟活于世。

有人问那挺立的花茎倒了怎么办对不?花茎被轧倒了,车前草死不了,瞅准个机会再开花就行了。

这里,其实也有一个深刻的生物学原理-自然选择。

在普通地面,车前草相对挺立草是非常吃亏的,它会被挺立草覆盖而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然后由于竞争失败而淘汰出局。

但是在车马出没的地方,挺立草就会咯崩脆,而车前草却成了打不死的小强,于是车前草就有了巨大的优势,于是在车马路上,车、马、牛就选择了车前草,所以它就会成为“芣苢、马舄、牛遗、车前、当道、车轮草”。

车前草和车前子均属于中草药,《本草纲目》说它们具有“味甘性寒,清热利尿”的妙用。

另外,车前草的叶子也可用于烹饪,《诗经-芣苢》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薄言采之”啊?就是为了采回家做菜吃啊!不过到了今天,中国人已经很少吃车前草了,有的地方会有人拿它当野菜偶尔尝尝鲜,但是,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和越南,车前草却是一味重要的食材。

在日本,其叶子会用于许多日本料理,尤其是做汤。而在越南,嫩叶可煮可炸,或是混着肉或虾子煮成汤。

那么,现在你懂车前草了吗?

姚潇语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经中的植物采采芣苢车前草